逾4成殘疾或長期病患者失業 學者:派錢助解燃眉之急

2021-2-27

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一年,不少經濟活動被迫暫停,令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生活更加困難。有調查發現疫情下有逾4成受訪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失業或待業,在職受訪者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僅1萬元,反映就業貧窮問題嚴重。

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、eConnect就業連網及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等團體在去年11月至12月底期間,訪問了362名本港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,發現有41%人表示目前失業或待業,遠高於政府公布的7%失業率。有43%受訪者表示疫情影響其生計,包括被解僱(11%)、被迫放無薪假(15%)、減薪(13%)及被削工時(13%)等。

就業前景方面,僅34.5%在職受訪者表示,在今年上半年有較大信心可持續就業,但他們的收入中位數只有約1萬元,遠較去年第三季個人入息中位數的1.75萬元低4成。待業的受訪者中,有64%人表示沒有信心可在今年上半年成功就業。調查亦發現,近6成受訪者家庭屬貧窮家庭,家庭入息中位數為1萬元,與去年第三季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2.62萬元低約62%。

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陳子頌認為,數據反映香港對殘疾人士與長期病患者配套不足,認為政府發放現金可助解決燃眉之急。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經理張冠庭則建議,僱主可嘗試「先聘用,後培訓」的人才管理策略,並鼓勵僱主長期聘用具工作能力的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。